:::
星系旋臂的無敵風火輪
「利用地球的地心吸力、宇宙間的萬有引力,再加上你跟敵人體重x2的turbo」,這便是無敵風火輪的秘訣~~練成之後,便是天下無敵了!
1926年天文學家哈伯提出了星系型態的分類方法,把它們分為橢圓、螺旋與不規則三種。其中橢圓星系主要由年老的恆星組成,塵埃與星際物質很少;而螺旋星系和不規則星系則擁有許多年輕的恆星與大量塵埃。這樣的分類稱為「哈伯星系分類」或「哈伯序列」,又因為畫出來的排列形狀像音叉,所以也常被稱為「哈伯音叉圖」。
其中的螺旋星系,更是擁有漂亮的旋臂,總覺得大自然怎麼會有這麼漂亮的物體,很像颱風或是風車一般,繞著中心在做旋轉運動。1942年瑞典天文學家Lindblad看見一群海鷗掠過水面,激起了無數漣漪。靈光一閃,由此,Lindblad的星系旋臂結構形成著名假說--「密度波理論」就此誕生。但是真正成功地利用密度波理論,來讓星系產生旋臂的~~是1964年的中研院院士--林家翹和他的學生徐遐生!爾後,1978年天文學家Seiden和 Gerola利用恆星隨機形成於星系之間,一樣可以有旋臂的產生!
對於這些螺旋星系美麗的圖案來說,天文學家提出了不同的產生方式,但究竟真實情況為何,我們並不清楚。我們唯一比較確定的是說,和其他類型星系相比較,螺旋星系擁有較多的角動量!
圖一、哈伯序列 (WIKI)
圖二、橢圓星系M59.M60
圖三、螺旋星系M31
圖四、不規則星系NGC 1569 (NASA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