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往主要內容
:::

2022/01/03——點亮天際 燃燒你的天文魂─象限儀流星雨

  年度三大流星雨之一的象限儀座流星雨,極大期將在台灣時間1月4日清晨04點40分左右登場,平均每小時天頂流星數ZHR可達120。但是根據國際流星組織(IMO)指出,這次剛好月齡初一,非常適合觀測,再加上ZHR也有可能達到200,是今年絕對不可錯過的天象!

  流星雨的產生,通常都和彗星有著密切的關連性,但根據流星群專家研究發現,小行星2003 EH1的軌道和象限儀座流星體軌道非常近似,懷疑它可能是象限儀座流星雨的來源。然而2003 EH1的軌道與短週期彗星梅克賀茲1號彗星(96P/Machholz)非常近似。有些天文學家認為小行星2003 EH1很可能是梅克賀茲1號彗星的彗核分裂後殘留的碎片。

  象限儀是以前天文學家用來量測恆星角度的工具,自古希臘時期就有使用的紀錄,主要的構造由一個90度的1/4圓環與一根窺管組成,觀測者將窺管對準星星的時候,即可由環上的刻度得知該星星的仰角,可算是最早的觀測工具之一。

  說起象限儀座,可能很多人翻遍星座盤也找不到她的位置。象限儀座位在武仙座、牧夫座和天龍座間。公元1795年,前蘇聯的La Lande和他姪子Michel Le Francais使用「象限儀」這種儀器進行一系列恆星位置觀測時,自創了這個星座名詞,不過後來並不被現代天文學承認,故不在正式的88星座之列。在尚未確認流星雨名稱的年代時,天文學家因為象限儀座不太明顯、又很接近天龍座,因此把1月初的流星雨,稱為天龍座流星雨,儘管國際上這樣認為,但民間單位卻不這麼想。一般天文愛好者還是都稱象限儀座流星雨,爾後國際天文聯合會便在2009年8月7日召開會議,多數人均同意把「天龍座流星雨」的名稱,改回象限儀座流星雨。

  觀賞流星雨的方式很簡單,我們只要找一個空曠、光害比較少的地方,這時如果可以平躺在地上,讓自己的眼睛望著天頂,完全不需要望遠鏡的輔助,你就有機會看到那劃過天際、向你說hello的流星喔!

 

圖一、象限儀流星雨模擬(20211214攝於昆陽)

圖一、象限儀流星雨模擬(20211214攝於昆陽)

 

圖二、Bode繪製的星圖象限儀座(Johann Bode)

圖二、Bode繪製的星圖象限儀座(Johann Bode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