:::
蟹狀星雲中發現第一顆可見光脈衝星
科克(Cocke)、迪斯尼(Disney)和泰勒(Taylor)於1969年1月16日,在蟹狀星雲之中發現第一顆光學脈衝星,脈衝星是什麼樣的天體?什麼又是光學脈衝星?
脈衝星是超新星爆炸後的恆星殘骸,這個殘骸主要是由中子所組成的,所以也叫中子星。中子星的磁場非常地強,會在南北兩極的地方形成一束無線電波,當這束無線電波指向地球時,地球上的無線電望遠鏡就會接受到一次訊號,當這束無線電波離開地球的方向時,訊號就會消失,這個訊號會週期性地出現和消失,因為這樣規律的訊號,所以這類的天體被稱為脈衝星。因為中子星的自轉速度很快,以蟹狀星雲中的脈衝星為例,它每0.033秒就會自轉一圈,所以每0.033秒就會出現一次的無線電訊號。
一些年輕的脈衝星所發出的輻射,不是只有無線電波而已,從伽瑪射線、X射線、紫外線、可見光、紅外線到無線電波都有,而且它們在各個波段的光變週期都一樣,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蟹狀星雲中的脈衝星,這顆脈衝星是1054年超新星爆炸的殘骸。
脈衝星要看見可見光的光變相當不容易,主要的原因是脈衝星的亮度很暗,而且光變週期很短。蟹狀星雲裡的那顆脈衝星,它的亮度大約是17等星,要在這麼短的時間(0.033秒)的時間內,記錄到這麼暗的可見光變化,可以說相當的不容易!
圖一、哈柏太空望遠鏡拍攝的蟹狀星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