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文發展史(15世紀)
十五世紀的歐、美洲是教皇主政時代,仍是遵從以地球為宇宙中心的「地心體系」論點,認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,所有天體都繞著地球運行。回顧地心說的歷史,早在古希臘時代,亞里斯多德便已提出以地球為中心的宇宙觀,到了西元二世紀時,亞歷山卓城的學者—托勒密,將這套理論彙整成一本《天文學》,裡面融合了古代天文學理論的精華、並且完備記載各項觀測的結果,成為科學史上最早一本經過系統性整理的天文學書。由於亞里斯多德和托勒密都是當時的科學權威,所以托勒密的書也成為天文學的聖書。
托勒密的著作到了中世紀被教會所採用,並把「地心說」發展成基督教的宇宙觀,當時基督教會控制了整個中古歐洲,頑固守舊的教義瀰漫整個歐洲,根本談不上學術自由和創新思考。於是,亞里斯多德和托勒密的理論就這樣支配整個天文學界長達一千多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