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瀛天文館LOGO

  • 返回首頁
  • 登入

天文展示館

  • 本館介紹
  • 1F川堂-攤位區
  • B1 小積木大星球
  • 1F 發現地球的生命
    • 大廳UFO
    • 牛頓
    • 白色聖誕樹
    • 環形劇場-認識潮汐
    • 星座與星圖
    • 隕石區
    • 星球秘境
  • 2F 認識太陽系
    • 行星體重計
    • 太陽
    • 水星
    • 金星
    • 地球
    • 火星(好奇號)
    • 天王星
    • 海王星
    • 科氏力體驗區
    • 流星雨
    • 天文發展史(15世紀)
    • 天文發展史(16世紀)
    • 天文發展史(17世紀)
    • 天文發展史(18世紀)
    • 天文發展史(19世紀)
    • 天文發展史(20世紀)
    • 月相盈虧
    • 木星
    • 土星
  • 3F 探索太空
    • 黑洞
    • 太空發射器(火箭)
    • 人造衛星
    • 外星生命
    • 紅藍移
選單

天文展示館

  • 本館介紹
  • 1F川堂-攤位區
  • B1 小積木大星球
  • 1F 發現地球的生命
    • 大廳UFO
    • 牛頓
    • 白色聖誕樹
    • 環形劇場-認識潮汐
    • 星座與星圖
    • 隕石區
    • 星球秘境
  • 2F 認識太陽系
    • 行星體重計
    • 太陽
    • 水星
    • 金星
    • 地球
    • 火星(好奇號)
    • 天王星
    • 海王星
    • 科氏力體驗區
    • 流星雨
    • 天文發展史(15世紀)
    • 天文發展史(16世紀)
    • 天文發展史(17世紀)
    • 天文發展史(18世紀)
    • 天文發展史(19世紀)
    • 天文發展史(20世紀)
    • 月相盈虧
    • 木星
    • 土星
  • 3F 探索太空
    • 黑洞
    • 太空發射器(火箭)
    • 人造衛星
    • 外星生命
    • 紅藍移
  1. 首頁
  2. 天文展示館
  3. 2F 認識太陽系
  4. 海王星

海王星

踩點任務

天王星,是從太陽系由內向外的第七顆行星,其體積在太陽系排名第三。其英文名稱Uranus來自古希臘神話的天空之神烏拉諾斯。烏拉諾斯從蓋亞的手中誕生了,由於他是第一個誕生的,所以他象徵了希望與未來,並且代表了天空。

1781年3月13日,威廉·赫歇爾爵士宣布發現天王星,從而在太陽系的現代史上首度擴展了已知的界限。這也是第一顆使用望遠鏡發現的行星。

由於天王星和海王星的內部和大氣的結構,不同於更巨大的氣體行星,因此,天文學家將此兩顆行星分類為「冰巨行星」。如果我們直接以肉眼觀察,天王星的表面略為呈現藍綠色,這是因為它的甲烷大氣吸收了大部分的紅色光譜所導致。

天王星的自轉軸對黃道傾斜達到97.9度,因此是橫躺著繞太陽公轉,在八大行星中是非常獨特的現象。天王星異常的轉軸傾斜原因,推測是在太陽系形成的時候,一顆地球大小的原行星撞擊到天王星,造成的指向的歪斜。

語音導覽


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音源.

海王星


圖片內容

相關圖片
  • 742002 臺南市大內區曲溪里34-2號
  • 06-5761076
  • 06-5765414
臺南市南瀛科學教育館 版權所有
Copyrights © 2021 Tainan Science Education Museum. All Rights Reserved.